变身的树懒

138号来访者跟我分享自己最近的人生探索经历。她说话声音不大,语速不快。

她觉得自己像阳老师文章提到的“躺平者”和“哲学家”。年过三十,不想全职工作,不想结婚生育。她不断探索自己喜欢的事情,喜欢和自己相处,做自己非常舒服。她现在希望获得一个社会身份,让自己现在的状态名正言顺和心安理得。现在卡在这个角色获得的方式上。如何才能高性价比获得一个这样一个社会身份呢?

绕回到同一个怪圈

她跟我聊起自己在学业、职业还有家庭上的探索经历,一边讲一边总结自己特点,对决策过程进行归因。她接触过不少教育与心理相关的知识,用了不少概念和术语。

我跟她说,先不下结论,先说具体的行动和过程中的感受就好。叙事的力量真的很强大,快到最后的时候,她和我都看到一个类似的整体行为模式浮现 —— 不管啥场景,啥原因,啥背景,大概的循环就是:

  • 太烦了、太琐碎、没意思……

  • 放弃了、不干了、裸辞了……

  • 我要「做自己」,我现在的生活挺开心。

  • 但他人对我的生活方式好像不太认可,还是再找一个社会身份吧。

  • 我好像达不到他人的期待。我做不到,现实中很难实现,我应该没有这个能力……

讲最后一部分的经历和感受,她说:“我好像……又绕回那个「怪圈」。”

人性系统论中有一个宏观视角:情绪是人和情境交换的结果。当人选择不和情境交换情绪,那情境中的行动相应也会暂停。

来访者成长经历中曾经有一些情境,反馈是比较消极的(例如应试教育不注重生活和个性化发展、父母的教育方式倾向于控制和包办);于是她习惯与情境保持距离(独处多、社交少;探索多,实践少;学习多、创作少);并且她合理化这种距离(内向、自主、喜欢做自己等);结果是来访者大大降低了和情境交换信息与信任的频率,从而降低了行动力,也让成长速度慢了下来。

当水不再流动,船就不再前行。

「做自己」的简化

只有独处和逃避他人期待才是「做自己」吗?

我问来访者:在什么场景下,觉得自己是有满足感的。她跟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:第一个是她基于自己学习的知识,改善了和父亲的亲子关系,和那个曾经的暴脾气,可以讲道理,达成一些问题的共识;另一个是她在课程学习过程中,分享自己的观点,在当场就安慰了另一个人。

这些状态下,是在做自己吗?

「做自己」与「社会化」是东亚文化的核心议题,年轻人和父辈喊话,还是很难互相理解。刻板印象的东亚文化,年轻人要削平棱角,融入社会,自己的价值实现来自社会身份和他人的认可。

互联网放大了新一代年轻人的声量,他们的主张已经让传统东亚社会的刻板印象变得模糊。但舆论场的讨论模式偏向于二元对立(确实也符合人类的大脑的偏好)。做自己和社会化,好像变成对立选择,拥抱社会就是放下自己;我喜欢做自己,但不得不社会化;我喜欢和自己相处,但有必要有一个社会身份。

如果从建构视角而不是二元对立的角度呢?社会场景中的自己,是不是自己?输出影响力是不是自己?经营家庭和谐关系的自己,是不是自己?只有躺平,独处才是做自己吗?

建构视角看「做自己」,是充分发挥自主性,建构自己喜欢的角色集合;是时间精力资源在各个情境下的配置组合。

跳出了二元对立,挪走了万能背锅侠,就需要直面自己真正的追求。遇到困难是一回事情;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是前提。求而难得是人生常态,但不知道自己所求,那即使有良机和良缘在眼前,也容易错失。

来访者对于「做自己」相关的个人概念有这样的简化倾向,对此形成了比较强的刻板印象。从而行动阻力重重,人生发展也搁浅在一块平缓得有点不对劲的地方。

变身的树懒

来访者意识到,自己确实应该加速行动起来了。

有行动才有可能跳出怪圈,螺旋上升。有行动才有经验,才能获得信任,才能自信起来,才能和现实的困难抗衡。

从消费者变成创作者。喜欢的课程坚持下去,完成每一个作业,在有机会的场合输出。写作,记录,创作。感染他人,影响他人,找到和社会去产生交换的方式。

要从小事情开始行动起来。继续探索的过程中,要设置时间线和反馈机制,收集正反馈,找到自己被期待,被信任,被看到的感觉。

通过行动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。哲学家不需要是社牛,但一直在立言立行。

跟她聊完一周后,我整理好报告,并且给她补充了具体行动方案的说明和优势解读。低估自己的优势,也是来访者行动力不强的原因。换上「优势眼镜」看自己,来访者的表达比初次见面积极很多。

她用了一个很有趣的词形容自己:树懒。她说树懒变身了,已经在挪动了,她要跳出怪圈了。我想起《疯狂动物城》里特别受欢迎的角色 —— 一只名叫闪电的树懒。哈………哈………哈………………哈…。

坚持输出,坚持行动啊!这个循环跑起来,其它动力会源源不断而来的。

changelog

20230502 初稿